一簪惊艳话收藏
金银艺术委员会顾永华
簪,也称发簪,是古人曾经最常用的绾 住头发的一种发具。发簪在我国具有非常深 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簪的使用距今已经有 四千多年的历史了,我国殷商时期的出土文 物中,就已经有了发簪的身影。
当今,现代人习惯上将发簪的使用与女 子联系起来,认为是女子的专用品。我国古 代文献《礼记•内则》有这样的记述:“女 子十有五而笄“,是说女子到了十五岁,就 要盘发,行成人礼,以示成人,可以谈婚论 嫁。古典戏剧《碧玉簪》,借一根玉簪,讲 述了我国明代吏部尚书李廷甫女儿秀英的_ 段爱情婚姻悲喜交加的故事。古典名著《红 楼梦》中,也有这样的诗句:“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中埋,,也暗含黛玉与宝钗的姓名,并 预示二人的命运。其实,在我国古代,发簪 并不是女子的专属品,男子也蓄发戴簪,这 为古代遗存的许多绘画史料所验证。唐代诗 人杜甫有诗句:“白头骚更短,浑欲不胜 簪“是为证明。
发簪的使用,起源于殷商,发展于唐 宋,到了明清更为精致,民国以后到建国初 期,女子使用发簪的习惯逐渐淡出人们的生 活。
发簪、发钗、步摇、发压,是古时几种 发具的名称。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 发簪与发钗的区别在于,单根的是“簪”, 两根为一体的是“钗”。发簪的一端有孔, 并系有串珠之类饰物,一步一摇的,也称为 “步摇”,这是形象化的叫法。

发簪从制作的材质分:有骨、玉、金、 银、铜、象牙、竹木等等。

发簪从制作装饰工艺上分:有雕刻、錾 花、镂刻、镶嵌等等。


发簪的纹饰常见的有龙、凤、蝴蝶、蝙 蝠瑞兽纹饰和荷花、竹子、牡丹、万年青等 吉祥花草纹饰。

大富贵等文字纹饰。

发簪,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 华灿烂文明的载体。它作为收藏品来说,既 有历史价值,也有艺术价值,更有收藏价 值。发簪的收藏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制作材 料、制作工艺,相对来说,那些同时具有年 代久远、取材珍贵、制作精美特点的发簪就 更具有燧价值。“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 烟。”悠悠历史长河尽管滔滔不绝,多少簪 花仕女化作过眼云烟,但曾经灿若星光的各 类传统簪饰依然惊艳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