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手镯》《镂空香囊》创作心得
玉器委员会王金高
2016年,我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六件作 品外观专利。其中《麻花手镯》,也 被叫做《玉圆满》。这件玉雕作品的外观 是:三股可以活动相互缠绕的环。这件作品 刚刚推出时引起了很多收藏者的关注。因为 它设计非常巧妙,做工非常精致,首次推 出,给大家很高的新鲜感。特别是佩戴它的 时候,非常优雅,三股活环还会发出轻轻的 玉撞击的声音,很好听。

这件麻花手镯从设计、试制、样式修 改,不断成熟定型到正式推出市场,差不多 用了十年时间。做成功后我很感慨,中间虽 然经历一些波折。比如因为工艺不成熟,活 环做断了,又比如,一开始推出的样式,并 不是现在这样看起来非常圆满,圆润,三股 圆环缠绕的也不是彳艮紧密等等,这些都是在 不断的试制过程中改进的。玉材料非常昂贵 ,从设计到修改不可能像工业品那样有问 题立马就能修改,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正因为如此,才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件作品打
磨的更加完美。我把它叫做“圆满”,是在 不断的波折中坚持的结果。玉和遇谐音,所 以叫他《遇•圆满》。这份坚持,期间的艰 辛,换来的成果,就是我理解的圆满。
我们都期待圆满的人生,也就是所谓的 成功的人生、幸福的人生,其实都不可能一 马平川、一帆风顺的,都是在弯弯绕绕、曲 折坎坷中获得的,只有在这样的波折中坚 守,调整自己的状态,在波折中感悟、获得 人生智慧,这才应该算是圆满。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未来工业化的时代, 手工是最值钱的。我想我作为匠人的坚持与 坚守,是值得的。
当初决定做这件麻花手镯面临着许多挑 战。首先是人们已经习惯了常见的手镯类型, 做成麻花手镯有可能不被认可。原材料非常 昂贵,这样做是不是浪费料?麻花手镯用料 要远远超过普通手镯的用料。其次,还有工 艺难度,最终效果是否能够满意。第一个吃 螃蟹,风险是很大的,但是我觉得要勇于创 新,不能满足于现状。麻花手镯用料要求非 常高,选择材料比较困难,工艺难度大,成 品率比较低,特别是在初期试做时就做坏了 很多。因为它是弯曲可活动的,成品的打磨 也非常难。不过,这些因难都在摸索中一一 克服了。在我推出麻花手镯不久,市场上便出现 了很多仿品,这些仿品用料差,三条活环相 细不均匀,缠绕不顺畅,松松夸垮,并没有 掌握其中精妙之处,也没有美感。为了方便 鉴别,我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外观专利,这 也是对我的一种认可。在我申请的外观专利中,还有一件作 品,那就是“网状结构的子料香囊。这件香 囊由上下两半,中心圆点平缓凹陷,以非常精细的螺纹连接,香囊壁非常薄,装饰有细 密规整的镂空花纹,轻薄精致。因为制作如此精细,对材料要求非常 高,必须使用和田玉籽料,这是因为其他材 料不够细腻,制作的时候容易崩口。籽料价 格高,无疑又增加了制作风险。
还有一个技术难点就是,投螺口。这个 必须在一开始就必须确定好,不仅要拧起来 不松动,还要保证拧不坏,拧起来之后,香 囊的上下左右不能歪,中线必须竖直。非常 伤脑筋。

虽然香囊这么精致,但不用担心成品的 牢固度。正常把玩没有任何问题,和田玉子 料材质的纤维交织结构,还有香囊本身的交 织结构让它很牢固,这就兼顾了把玩性、装 饰性和实用性。
我经常审视自己的作品。注视它我就会 想起北岛那首(生活》,诗只有一个字 “网” 。它揭示了芸芸众生的生命状态。的 确,生活本身就是一张网,有亲情之网、也 有仇恨之网,有互助之网、也有破坏之网; 有善良之网、也有罪恶之网,有幸福之网、 也有痛苦之网,就这样密密麻麻,相互交 织,构成了种种复杂多样的图景。我们每一 个人都是这网上的一个结,不管你高不高兴 愿不愿意,你都会和其他人有千丝万缕的、 无法割舍的紧密联系,谁也不可能摆脱甚至 超脱这种生存状态。我们因为这种联系而存
在,而具有了生活的欢快、进击的锐气、拼 搏的勇气等等。
我们牵着亲人、朋友、师长、同事和所 有熟悉的、不熟悉的人的手,别人同样也牵 着我们的手。就这样,我们手拉着手,一起 风雨兼程向前走,织就了一张更亲密、更和 谐、更有凝聚力的网。
当然,人们也不免烦恼,或者误入难以 走出的情感“迷宫“陷入斩不断、理还乱的 痛苦,或许,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是生活的 本来面目。
那么,当你手握这个网状香囊的时侯, 就可以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