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钱

罗汉钱是康熙通宝的一个版别,在中国璀璨的古钱币文化中,它也算不上有多珍稀。它的特色是在民间流传着很多美好传奇故事,人们喜欢把它作为幸福吉祥、平安长寿、相爱到老的吉祥物。著名作家赵树理在小说《登记》中就是以罗汉钱为信物媒介,并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引人入胜。故事主人公是一位母亲,她当年的定情之物就是罗汉钱。当她发现女儿藏有一枚罗汉钱,知道女儿已有意中人了。而且两代人的定情信物都是罗汉钱。几经周折,最终女儿喜结连理,有情人终成眷属。后小说改编成沪剧,又拍成电影,剧名就叫《罗汉钱》。
罗汉钱的由来,正史未记载,民间传说很多。有说西湖一寺庙修缮和尚在罗汉肚里发现了这些钱,施给善男信女,得名罗汉钱。
有说康熙军队在外征战需军晌,而将庙宇的罗汉像甚至金罗汉融化铸钱,铸时将“熙”字少一竖以区别,便于以后回收,故称罗汉钱。
有说为庆祝康熙皇帝六十大寿,户部造了一批“万寿钱”,因放置罗汉佛像腹内充佛脏多年,后称罗汉钱。
“康熙通宝”存世颇丰,但罗汉钱比例甚少。物以稀为贵,罗汉钱价高于普通康熙数十倍也就很正常了。
罗汉钱故事神秘,但识别很容易,“熙”字左边少一竖。
此“熙”为普通康熙,此“熙”为罗汉钱。你家如有康熙钱,不妨对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