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与书法艺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灿烂的古钱币文化在世界货币史中独树一帜。中国古钱币上的文字,更是中国文字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几乎涵盖了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所有书体,有金文古篆、大篆、小篆以及篆书的变体,如悬针篆、韭叶篆、玉箸篆、九叠篆,有隶、楷、行、草、瘦金体及龟兹、回、西夏、契丹、蒙、满等少数民族文字。
古钱币不仅是研究当时政治、经济重要的实物,也可为历史上某种书法文体的断代提供依据。如悬针篆,曾有学者认为是东汉时期的大书法家曹喜所创,但铸造于公元14年的“货布”钱币,已早于他五十多年问世流通,故曹喜对这一书体应是继承和发展,而非首创。

一枚枚古钱币,犹如一幅幅书法作品,向人们展示古钱币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珠连璧合、相得益彰,既值得钱币爱好者欣赏与收藏,也值得书法爱好者借鉴和研究。
现与朋友们一起欣赏几枚古钱币与书法艺术的鸾凤和鸣,相辅相成。

半两。公元前221年秦国铸,钱文横读,
小算。李斯书 ,李斯书。
“半两”堪称我国钱币史上的里程碑。之后的历朝历代,尽管钱文多有变化,但其奠定的外圆内方形制,一直沿用至民国。秦一统六国,既有强权政治,亦具文化的先进性。先秦时期主导书体为大箓,秦统一六国后,以小篆“书同文”。李斯的书法艺术,既彰显法度威严,又规范庄端,威严如君临天下,规范则适应天下。
五铢。篆书,横读,“五”有曲笔、直笔,“朱”首笔有方折、圆折等,版式繁多,几近百种。五铢始铸汉武帝元狩五年,至唐高祖武德四年,行739年,是我国历史上行用时间最长的货币,被誉“长寿币”。“两”、“铢”均为计重单位。“货泉、货布。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铸,以一布当货泉二十五并行,悬针篆,横读。王莽铸钱甚丰,铸有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六泉十布等,被誉为铸钱第一高手。现在谁如能收藏齐,亦是收藏高手。

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俗称北周三泉,以精美著称,是铸造工艺与书法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钱文以玉箸篆书,大气庄端,行云流水,美泉美文。北周三泉亦称“北周三绝”,深得藏家和民间青睐。
开元通宝。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铸,钱文由欧阳询书,八分隶含篆体构架,章法精美,端庄大气,“元”字第二笔多作左挑,亦有右挑、双挑等,版式纷繁,变化各异。

崇宁通宝。瘦金体,宋徽宗御书,书法艺术甚佳。但作为帝王,理应开疆拓土,治理国家,而不是一味追求书画艺术。
至道元宝。宋太宗995年铸,钱文有真、行、草三体,传为赵光义御书。
古钱币文化与书法艺术,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值得传承与弘扬。本人水平有限,文中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错误,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