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通宝和高邮
钱币委员会吕绍奇
元未,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农民起 义军首领张士诚在高邮承天寺建都,国号大 周,改元天佑,铸钱币“天佑通宝”。

承天寺位于高邮城北原肉联厂内,岁月沧桑,当年的痕迹已荡然无存。承天寺南侧老酱醋厂一带,地势高拔,民间俗称“坛坡子”,为张士诚设坛祭祀遗址。此处原本地势平坦,为设坛祭祀,积土为堆。民国二十年(1931)高邮遭遇特大水灾,全城一片汪洋,而这里未被淹没,成了孤岛,还救了不少人。

高邮历史上建过都,可惜遗物已难得一 见,故钱币“天佑通宝”对高邮来说很有意义,
此钱有背一、背二、背三、背五,四个面值,面文直读楷书,背记值篆书,制作精美,因其行用时间短,流通范围小,后又被朱元璋缴毁,故存世不多。
张士诚踞承天寺为宫,熔铜佛像铸钱币,故改元“天佑”年号,寓意上天佑护。
关于“天佑通宝”的鼓铸地点,究竟在何处,一直未见出土报道。多年前,我们征集到一首民谣和一些枪头箭簇,“沿河口小丁庄,数十家冶炼坊,打犁耙、造刀枪,天佑通宝传四方”。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和张士诚有关的东西被发现,然历史又是严谨的,没有铭文和史料记载的东西或都不可置信,但好的、有趣的、积极向上的民间故事,也是有意义的。

我曾推介过“高邮三把刀”“高邮收藏四大天王”,李大卓先生便是其中之一,收藏起义军钱币王。高邮历史上建过一次都,但那是乱世,高邮涌现出一批收藏那段历史的人,却是在盛世。
(本文图片由李大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