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页“蟠龙邮票”邮集
大清蟠龙邮票,是1897年10月1日大清邮局脱离海关,正式开办“大清国邮政”以来,我国发行首套普通邮票,这套邮票前后三次发行。
我制作的此套一页邮集,该伦敦版蟠龙邮票(有水印、无水印),分别于1898年和1901年发行。全套共20枚,邮票共分三个图案。其中蟠龙图案有8个面值,分别:半分、1分、2分、3分、4分、5分、7分、1角;鲤鱼图案有4个面值,分别:1角6分、2角、3角、5角;飞雁图案有3个面值,分别:1元、2元、5元。
对于一名集邮者,这套邮票无疑是渴望收藏的。因为它记载我国国家邮政开办史,记录邮票使用和价值,记录当时地域印迹,记录那个年代信件传递信息,记录人们情感交流、记录岁月年轮等。
我喜欢邮票的设计,以图案为中心,发散式构图,突出邮票信息主题。“龙”图案四爪飞龙,腾空而起,目视大地,游走人间。图案代表皇权的象征;“鲤鱼”又称锦鲤,画面鱼跃出水,溅起水花,代表吉祥如意、年年有余、鱼跃龙门寓意;“飞雁”图案代表从一而终、仁心、思乡寓意。
在邮集制作上,围绕蟠龙邮票主题,首先拟定邮集标题“蟠龙邮票”。二是配上邮票发行历史背景和制作展示前言,用故事的形式从一个侧面讲述中国近代史,清朝统治力量衰落,西方列强获得在华利益,把观者带进百年沧桑岁月和晚清年代。三是根据邮票尺寸设计邮集版面,采取排列式,美而不俗。将邮票封塑真空,减少与外界接触,贴在标准230MM*290MM贴片上。四是对每一枚邮票内容的基本信息,如面值、色彩、图案、版别进行注释。综述以上内容,基本符合一页邮集制作规范,一目了然。
通过这一页邮集制作,我觉得有几个不易的地方:
1、保存不易。因为邮票是纸质品,易受潮、易破损、易霉变、易虫蛀,特别是当时水陆交通运输工具限制,工具没有那么先进,人们居住平房多湿度大,没有邮册、邮袋保护,保存至今难度较大。而我邮集中的邮票品相较好,均为上品,齿孔完整、票面色彩未褪色确实不易。
2、收集不易。集票要了解该票发行历史,查阅相关资料,逐枚收集,为收一枚票,还要确保真品,对收集渠道要认证,对票品要研究对照,感觉收一枚或多枚相对容易,收集全套不易。特别套票中的筋票,如大面值2元、5元,目前市场很少,一般通过拍卖、邮友、诚信卖家渠道购买,当邮票收全时,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拥有、愉悦感,心情舒畅。
3、收藏不易。今天收藏此邮票,就是收藏历史、收藏知识、收藏友谊、收藏人品、收藏诚信。过程也是接力赛,该票不知经过多少有心人收藏或无心人丢弃,如今藏品到我手中,这些藏品是不可再生资源,它的信息内容可以说是文物范畴,将心爱之物有责任心地收藏起来和传递下去,并制作成一部邮集,利用会刊平台展示,让更多人观看和了解,从而更加珍惜祖国今天的强大,这具有深远意义和人文价值。同时,也是对我集邮收藏综合知识检验。让中华邮文化不断发扬传承……
蟠龙邮票是清代国家邮政成立后,正式发行的第一套普通邮票,这套邮票前后三次发行,共分日本蟠龙票、伦敦有水印票和伦敦版无水印票。发行于1897年10月1日。这是大清邮局脱离海关,光绪皇帝御准开办“大清邮政”以后第一次正式发行的邮票,它是中国邮票史上首次由皇帝亲自御批的邮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