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杂志

古钱币小常识

钱币委员会 吕绍奇

钱——原与“鎛”同为古代农具,呈铲状;

面——钱币正面之简称,钱文铸有称量、国号或年号,如半两、五铢为称量钱,大明通宝为国号钱,洪武通宝为年号钱;

背——钱的背面称背,有光背、星、月、记地、记年、记值等;

肉——亦称地张,厚实称“厚肉”,轻薄者谓“薄肉”;

外廓——钱的外缘降起部分称“边廓”,边缘有两圈隆起者则谓“重轮”,如“重轮乾元重宝”;

阔缘——钱的外缘较一般钱宽阔;

窄缘——钱的外廓较一般钱狭窄;

穿——钱中之孔,作绳线穿系之用,先秦多见圆穿,秦时统一为方穿,然历代方、圆皆有;

广穿——钱孔较一般钱大,如“五铢”“布泉”等;

花穿——古钱浇铸时因错位、至穿孔不成方形,六角形谓“龟甲穿”,八角形叫“菱花穿”;

内廓——古钱币穿孔凸起的边缘;

四决纹——指内廓四角沿对角线向外幅射出斜纹,呈决裂状;

四出纹——内廓四角斜纹一直延伸至外廓;

星号——钱背或面突起的圆点,位置不定,若上下对称,谓“双柱”,特大星号亦称“日纹”;

月纹——俗称“指甲纹”,常见背穿上下左右,有仰、俯、斜月之分;

云纹——钱背云朵状图案称“云纹”或“祥云”,似飞鸟状图案曰“瑞雀”,水波状图案谓“水波纹”;

古钱币小常识

背文——钱背面文字,为记地、记值、吉语、图纹、符号之统称;

传形——指钱文左右二字传动易位,如“半两”铸成“两半”等;

直读——钱文按先上下、后右左释读;

旋读——钱文按上、右、下、左,如顺时针释读;

顺读——亦称“横读”,指两字钱文如“半两”、“五铢”自右向左释读;

钱文书体——钱文书体是我国书法艺术和书体演变的缩影。有大篆、小篆、悬针篆、玉筋篆、九叠篆、隶书、八分书、真书、瘦金体、三体书、御书、隐起文、倒书、聚头、并脚、接廓、离廓、寄廓等;

左挑——一般指隶书钱文中“元”字第二笔的起势,起笔向上挑起为“左挑”,收笔上挑为“右挑”;

点建——钱文建字“”上出现一点,甚少;

小平钱——即一枚当一文使用的基础小钱;

折二钱——一枚当两枚小平钱使用,当五、当十、当百、当千以此类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