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杂志

往事如烟 老报再现

书报刊委员会 徐镇

收藏老报纸,不能光藏,还需花点时间仔细研读。研读后你会发现越是有年岁的报纸,就越能发现当时的人文情怀及社会风貌与现在相比有很大的时代差异,就连文中常用的言词语句也有很大的不同。

手中有几份1952年6月间上海出版的《劳动报》,很值得一谈。报纸主要内容大致包括生产节约力争保质降成本、进行技术创新增产增效、开展劳动竞赛(但不得拼命,主张八小时内巧干实干,劳逸等暖心话语)。每份报纸中都有连环画,用来宣传工人业余时间进行技术研讨、工人识字比赛(那时扫文盲是社会一大任务)、政府新房分发中相互谦让等工人生活实况,就连国际新闻报道中,也都是世界各国工人或工会活动的内容,完全是一份属于工人自己的报纸。

这些《劳动报》报头左侧都是清一色的照片新闻,言简意赅,小中见大,深受工人们的喜爱。比如“国营二机先进小组长陆阿狗提升做副厂长”,从其名字中可看出他是位标准的草根,也没有多少文化知识和社会背景,但他坚持业余学习,终获工厂和工友们的认可。“第一批新主人喜气洋洋入住曹杨新村”“管道技术员利用业余时间创造了电动检管机,并荣获500万奖(旧币)”“上海绢纺厂工人休息日自发展开卫生大扫除”“国棉一厂工人利用午休时间在阅览室阅读报纸”等工人们真实的生产生活情景。

而每份报纸都有约半个版面的读者来信,这也是其一大特色。读者来信沟通了办报人和阅报人之间的关系,加深了感情,为办好报纸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来信内容一般是生产生活中有代表性的日常琐事,报纸编辑会选编三、四封读者来信、并编辑提纲式的解答,最后还有前面信函所发映或批评的单位反馈等。编辑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很有意义,也证明了报纸的关注度、公信度以及其他社会效应是非常高的。

这几份建国初期的《劳动报》中的大事已成历史,报中新闻人物有许多早已作古,但它犹如一部无声的留影机,让我们穿越历史岁月,如入其境,探窥以往一二。当下史书都有惜字如金的本能,在成书过程中,作者编者或多或少均有主观客观的原因在题材取舍中有遗漏。所以现在保存下来的老报纸能较为详细地再现当时语言风格、生活生产习惯、社会人文风情、时局的演变与今日时代因果关系等,对喜爱探讨历史的人来说一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老报纸的收藏价值和史料价值之所在。

往事如烟 老报再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