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早期作品集的收藏价值
书报刊委员会 金飞声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汪曾祺全集》出版了,这是汪曾祺作品最全的书,那么要不要再收藏以前出的单行本或全集?

这就要看购书的目的了,如果只是为了阅读汪老作品,有一套全集足矣,如果要研究汪曾祺作品,最好要有不同版本了,如果为了收藏和欣赏、更需各种版本。书除了有传播知识和文化功能外,作为实物也具有收藏功能,物以稀为贵,同样适用于书籍,特别是早期一版一印的。
庚子年正月十五,汪曾祺诞辰100周年,孔夫子旧书网推出汪老早期一版一印作品五种,纪念这位可爱鲜活的老头儿。这些是:北京出版社1982年《汪曾祺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晚饭花集》、作家出版社1989年《蒲桥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汪曾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汪曾祺全集》。

当天晚8时至10时,拍卖进入白热化,最多的竞价159次,看这次拍卖结果,《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增值近500倍,《晚饭花集》增值近200倍,、《蒲桥集》增值约100倍,《汪曾祺文集》增值22倍、《汪曾祺全集》增值约6倍,与同期工资相比基本保值的。年代早的价高于年代晚的、印量少的价高于印量多的,符合收藏品价值规律,值得注意的是江苏出版的5卷本《汪曾祺文集》首次超越北师大的8卷本《汪曾祺全集》。

书名 | 出版社 | 年代 | 印量 | 原价 | 最低 | 最高 | 最低倍 | 最高倍 |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 北京 | 1982 | 2100 | 0.76 | 220 | 360 | 289 | 474 |
《晚饭花集》 | 人民文学 | 1985 | 47000 | 1.40 | 155 | 255 | 111 | 182 |
《蒲桥集》 | 作家 | 1989 | —— | 3.55 | 255 | 385 | 72 | 108 |
《汪曾祺文集》 | 江苏文艺 | 1993 | 3000 | 58.3 | 1285 | 1285 | 22 | 22 |
《汪曾祺全集》 | 北师大 | 1998 | 11000 | 200 | 1130 | 1215 | 5.6 | 6.1 |
单行本相对于全集来说是将文章分类再排列与组合,虽然文章内容相同,但如同打牌,不同的排列和组合阅读效果是不同的,每个单行本装顿也不同,视觉效果也就不同,这就是把玩之所在。
再看这几本书的特点: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是汪曾祺的第3本小说集,也是文革后第1本作品集,印量少,具有龙头效应,故增值最大。

《蒲桥集》封面上一篇极妙的介绍:“齐白石自称诗第一,字第二,画第三。有人说汪曾祺的散文比小说好、虽非定论,却有道理。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非,秋末晚崧,滋味近似”

这是谁写的?这是汪曾祺应出版社要求自己写的,也只有他才能写出“春初新非,秋末晚崧,滋味近似。”之语。这段文字在新出的人文版的全集中没有查到。可见没有单行本是欣赏不到这段文字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汪曾祺全集》亮点是每本书都有一张书签,书签上方是不同时期的汪曾祺像,中部是汪曾祺的绘画。要想收集书签,必须购书,有了书签的书才完整,这套书如书签掉了,价也就掉了,必须原套保存好。
品相是藏品的生命,书也不例外,这次拍卖的书品相完美,每册均铃有汪曾祺红章一枚,这也是这次拍卖争夺激烈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