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烈士名邮戳实寄封
邮票委员会 全竹贵
在整理邮品、编组《我的家乡在高邮》邮集拟参加扬州市“扬州是个好地方”主题集邮展览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好友蒋旭东寄给我的4枚纪念封。4枚封上,分别贴着国旗、党徽、长城和带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图案的和平鸽邮票,有3枚是2022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的日戳,有1枚是2022年10月5日国庆假期的日戳,4枚封上销票邮戳的地点分别为周山、伯勤、张轩和川青。这4个地名,都是为了纪念在高邮牺牲的4位烈士,他们的名字是周山、毛伯勤、张轩和徐川青。
在烈士纪念日这天,我又把这4枚纪念封恭恭敬敬地陈设在案前,细细地联想起在峥嵘岁月里4位烈士的英勇壮举。
周山(1917—1946),原名中奎,浙江定海(今普陀区勾山镇)人。1933年毕业于舟山中学,1934年至上海元泰煤号当职员。1936年2月加入上海职业界救国会,不久任中区干事会干事。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他冒着生命危险,带领煤业救护队队员去战场救护伤员、送慰问品、分发传单,在前线工作3个月,淞沪沦陷后,撤至皖南参加新四军。1938年春,在军部教导队训练班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任军政治部组织部统计科干事。1939年秋,周山受新四军军部派遣把电台用的密码从皖南送往江北,经过7天昼伏夜行,终于把密码安全送到江都吴家桥挺进纵队驻地,使纵队与军部建立直接电讯联系。此后,他就留在挺进纵队任军法处负责人。1940年5月,为团结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抗日,受党派遣随挺进纵队政治部副主任陈同生,代表新四军去泰州和国民党鲁苏皖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副总指挥李长江谈判。在前后10多天的谈判斗争中,周山坚决执行党的指示和意图,坦陈抗日主张,劝告停止摩擦,合作抗日,协助陈同生争取了“二李”的支持。他们这段传奇式的经历,后来成为脍炙人口的话剧和电影《东进序曲》的创作素材。1941年转地方工作,至1946年春、先后任中共苏中三地委社会部长兼公安处长,三地委、二地委组织部长,苏中区党委委员、社会部长、苏中行政公署公安局长等职。其间,率工作队在高邮县柳堡乡进行“三三制”政权试点,其经验推行到苏中地区。

1946年初,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新四军奉命北撤,10月初,苏中革命根据地大片土地被敌侵占。二地委所属高邮等县相继失守,形势严峻。苏中区党委坚持武装穿插,开展敌后斗争。苏中区党委派周山前往苏中二地委协助高邮县委开展恢复工作。同年11月23日夜,周山带领部分干部和战士插入蒋军“清剿”圈内部署反“清剿”斗争,途中遭国民党黄伯韬二十五师两个连和还乡团三路袭击,为了掩护同志们转移,他带领一个班的战士进行阻击,他和通讯班长冲出重围后,在泅水渡河突围时牺牲。解放后,高邮县人民政府迁葬周山遗骨于高邮烈士陵园,改界首区为周山区。解放后为周山乡。1985年清明节,周山乡党委和政府为烈士修建了“周山烈士纪念碑”,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叶飞副委员长写了“周山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原国务委员姬鹏飞亲笔题写了“周山烈士纪念碑”,以志永怀。2000年撤乡并镇,周山乡撤乡设周山镇。现有江苏省高邮市周山镇邮政支局,启用周山邮政日戳,邮编225612。
毛伯勤烈士,江苏无锡人。毛伯勤(1924—1944年),原名缪伯勤,笔名田夫,1924年出生于无锡县东北塘乡午房徐村。他在中学读书时,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累累罪行,国民党反动派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国土沦丧。受党的抗日救国宣传影响,积极投入抗日地下活动。1939年参加新四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5月下旬起,新四军陆续挺进高邮地区,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一分区,高邮出现了抗日的新局面。1941年冬随民运工作队到高邮工作、历任高邮二区区委组织科长、区委副书记、书记等职。毛伯勒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宣传发动群众保卫抗日根据地,配合新四军打击日伪军。毛伯勤同志的英勇斗争,引起了日伪的惊慌,他们多次发出通辑,抓捕杀害伯勤同志。1944年5月18日,毛伯勤在二区戴家厦召开区委会,由于叛徒的出卖,日伪据点派兵包围了戴家厦。毛伯勤为了掩护其他同志突围,主动把敌人引向自己一边。敌人包围了毛伯勤,毛伯勤同志子弹打光后,仍与敌人英勇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年仅20岁。为了纪念烈士,解放后高邮县人民政府将牺牲地命名为伯勤乡,后沿革为伯勤镇。2000年,高邮撒乡并镇,伯勤镇建制撤销,并归卸甲镇,伯勤邮政支局原地保留,现为江苏省卸甲镇伯勤邮政支局,启用伯勒邮政日戳,邮编225643。

张轩烈士,江苏省南通市人。张轩(1923—1943年),出生于上海。1941年5月下旬起,新四军陆续挺进高邮地区,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一分区,高邮出现了抗日的新局面。1943年春,新四军主力地方化,由52团54团部分部队组建成高邮独立团,共产党员张轩随军转战苏中,任高邮独立团7连指导员。1943年4月30日,他带领7连战士在攻打马奔庄敌伪据点时,不顾个人安危,深入阵地前沿进行政治宣传,不幸中弹牺牲。为了纪念烈士,当地政府将烈士牺牲地马奔庄改名为张轩村,解放后设张轩乡。1986年,张轩乡党委政府为张轩烈士修建纪念碑。2000年撤乡并镇时,张轩乡建制撤销划归龙虬镇,张轩邮政支局原地保留,现为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张轩邮政支局,启用张轩邮政日戳,邮政编码225604。

徐川青烈士,江苏崇明县(今上海市)人。徐川青(1916—1944年),1939年参加新四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游击连连长等职。1941年5月下旬起,新四军陆续挺进高邮地区,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一分区,高郎出现了抗日的新局面。1943年春,新四军主力地方化、由52团54团部分部队组建成高邮独立团,徐川青随军转战苏中,任高邮独立团7连连长。1944年3月28日凌晨,7连在北港乡遭遇敌人,全连奋起阻击,击退来敌。战斗中徐川青右臂负伤,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牺牲。为了纪念烈士,当地政府将烈士牺牲地北港乡改名为川青乡,后沿革为川青镇。2000年,川青镇建制撤销,并入临泽镇,原川青邮政支局原地保留,现为江苏省高邮市临泽川青邮政支局,启用川青邮政日戳,邮政编码为225623。

周山,毛伯勤,张轩,徐川青……一位位英雄,高邮市这片红色沃土有他们的鲜血浇灌;一个个烈士,他们的英名将永载高邮的史册,永远被高邮人民铭记。
今年是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第10个年头。今天上午10点,习近平主席与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又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我们这个民族,近代以后,遭受苦难之深重,付出牺牲之巨大”“中国人民从不屈服,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红色政权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不要忘了革命宗旨,不要忘了革命前辈、革命烈士”……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又在我们的耳畔回响……
为国家牺牲的英雄们,他们将永远会被铭记!高邮烈士名邮戳实寄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