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发现常州湖塘桥出谱代用币
北区委员会 戴成清
金秋九月秋风凉爽,阳光明媚。笔者在骑着“电毛驴”带着扩音器逛街溜巷,走乡串户一线铲地皮。
“逢村必叫,遇人必问”的过程中。路过临泽,在一村庄旁的路边,被一对老夫妻叫住。说家里有东西给我看看。让笔者坐下等。趁老妇回家取东西的空隙,笔者和老头闲聊起来。得知他祖辈是经商之人,因为临泽一带盛产水稻、小麦、大豆、芝麻、鸡鹅鸭及其蛋制品(双黄鸭蛋、卞蛋,咸鸭蛋等),常和临泽后河老字号“圣记商行”(蛋行)等,结伴将家乡的土特产。由京杭运河拼船带货,生意遍及大江南北。后由于受到日本鬼子侵华和解放战争的影响,渐渐家道中落,用仅剩的一点私房钱,在老家这里买了几亩地而生息度日。
时间不常老妇人取了东西回来、见其双手捧着一青花喜字小罐。我轻轻接过手,倒在地上。粗瞧见其是几块银元、几十枚铜钱铜板及一些手饰杂件。经一番询价、便以双方满意的价钱连罐一齐成交这笔交易。
回家清理后发现一枚奇特的铜元,该币正面中圈内书壹角上有阿拉伯数字10两旁书“临时流通”四字,下有禾穗图。背中有流通数字编号,上有阳戳“湖塘桥”三字,下有阳戳“张焕林”。该币是利用已经停止流通老铜元为币坏,稍加打磨,印花打制而成。可惜其中有一穿孔,笔者认为可能是发行者为了流通方便携带而打孔。查阅任何常临币的书籍文献未见记录。后和专题收藏研究常临币的师友们和苏丰阁顾玉生老师及常临币图鉴一书作者桂俊老师共同研讨此币为新出谱币为常临 币家族又新增一员。
湖塘桥原名浮塘桥,宋咸淳常州志早有记载,明末清初这里人口开始聚集,后经康乾盛世的发展已成集镇规模,便以手工业作坊、丝绸、油坊,南北干货,当铺为主。为交通发展需求在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当地官府便拆去旧桥,向东移数百米,以石筑拱形洞桥正名湖塘桥,又以金山小石铺设街道路面。其建筑规模,至今保存原貌。至民国三十八年止,这里有商铺二百多家,经济繁荣贸易往来遍及全国各地。
此币的发现是高邮临泽和常州湖塘桥的贸易往来的重要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