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杂志

“石”话实说

赏石委员会 胡士荣

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各类石头,伴随着不同时期的人类不断走向人文境界的高峰。观赏石,已经被赋予人文精神内涵并最终归于参石悟道的境界。就收藏奇石的观赏性来讲,色、质、纹、形是基本要素,继而追求与自然万物,山川河流的神韵契合。从具像到抽像的变化,无不对每一位收藏者和观赏者产生共鸣和共振乃至心灵的震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非人力所为可及,这个世界不乏美石,真正缺乏的是具备真善美的有趣的灵魂。

人们寄情山林的缘由,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于是“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迴。”将崇山峻岭一一纳入画境,缩龙成寸,借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寄托江湖之思,林泉之意,开启赏石文化之源流。

山得石而雄、水得石而清、园得石而秀,谷得石而幽、洞得石而奇,室得石而雅,人得石而乐。石头有奇趣,对于当下则是良好心态的养成,而不是外在的张扬。石头的自然、坚贞、高洁、孤介、沉稳、恒久等品性与优秀的人格何其相似。所谓“藏山于身,读山于神,化隐隐入丘樊,得清气于自然。”寄情于石,以石励志,以石修身,以石悟道,石乃此生良友。

赏石,是一种闲适的生活趣味,更是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中国文人雅士愣是将一块硬冷之物玩出了境界。从山野移至园林,园林移至案头,格物清玩,终得石上眠云之幽境。搜尽奇峰,成眼中千山万壑;遍览幽谷,知世间地迥天高。悠悠顽石,结天地灵气而生,静置案上,虽不能言,却能将你引入一种闲适心境。闲居赏石,若静玩山水,卧游林泉。这种超然物外的体验,于古于今,皆是君子涤荡尘俗的性灵供养。石虽为赏玩之物却凝结了人们对自然的依附和对山水的迷恋。真正的赏石者会将此等赏玩之物融于生活之中。如此,生活之趣,随处可见,不亦乐乎。

人生苦短,石可清心。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赏石悟道知当下,丹桂飘香硕果丰,

静观峰谷坡崖陡,远视山岚黛如烟,

寒冬酷暑复相侵,亿万斯年质愈坚,

枯木逢春树化玉,洞府万载钟乳悬,

滴水穿石通灵气,去粗存精秀气含,

云头雨脚玲珑态,凝眸冷峻立千年,

身披祥瑞似走兽,鱼藻变化菊螺旋,

三叶虫聚万福至,远古龙鸟现眼前,

沧桑变幻更迭转、海底世界现山巅,

天降祥瑞雨花艳,色质图纹妙趣联,

巍巍昆岗蕴美玉,风化砥砺浊浪盘,

变通圆融籽料出,谦谦君子润德传,

大道至简无为处,上善若水真自然。

石许清风,淡然世情,用玩石,铺就理想生活之路;用赏石,参悟人生智慧之境。

“石”话实说

“石”话实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