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杂志

奇石缘起-树化玉觅真 ——从疑虑到确信的收藏之旅

照耀

我在游览山东奇石市场的过程中,偶遇了一件引人入胜的奇石,其形态酷似一段古木,让我啧啧称奇。于是我向店家老板娘求解,她微笑着告诉我,这是大自然的杰作——“树化玉”。当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好奇:树木深埋地底,按常理应逐渐腐朽,又如何能蜕变为这等瑰宝?这份疑惑如同迷雾笼罩心头。询及价格时,店家轻轻抛出了三四千元的数字,让我不由得一怔。区区一块石头,价值竟可抵数千金,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稀世价值?思前想后,我担心这可能是通过技术手段,如石粉压制而成的仿品,心中难免忐忑。在理智与欲望的拉扯中,我最终选择了谨慎,没有将这神秘的“树化玉”收入囊中。

回到住所,我迫不及待地在网络上搜寻关于“树化玉”的一切资料,这一查,才恍然大悟,原来“树化玉”不仅真实存在,且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收藏品类。树化玉,或称木化玉,本质上是玉化的硅化木,隶属于硅化木家族,但因它独有的晶莹质地而显得格外独特。其硬度高达到摩氏7.4度,主要构成物质为蛋白石与玉髓,密度介于2.20至2.80克/立方厘米之间。树化玉不仅象征着财富与尊贵,其清晰的年轮与古朴的树皮还默默诉说着过往时代的秘密,兼具极高的经济、观赏及科研价值。

在地球悠长的历史河流中,广袤的原始森林遭遇自然伟力的吞噬,被深埋于地壳之下。在高压、低温、缺氧的极端条件下,这些古木浸泡于二氧化硅饱和液中,经年累月,树木中原有的碳成分逐步被二氧化硅取代,同时部分保留了树木的原始形态特征,并吸纳周围岩石中的矿物质,形成了丰富的色彩,这一过程造就了硅化木,也就是常说的木化石或木化玉。随后,在更加漫长的时间里,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不断变化,硅化木进一步经历了复杂的变质作用,其中的成分逐渐转化为蛋白石和玉髓,从而进化成为我们所知的树化玉。尽管确切的形成时间因研究条件限制尚无法精确测定,但根据现有的科学证据,我们可以推断树化玉的形成年代大约在古生代石炭纪(约3.55亿年前开始)至中生代白垩纪(约6500万年前结束)之间。最古老的木化石记录来自石炭纪早期的裸蕨植物,而最新的则出自白垩纪晚期,揭示了树化玉跨越数亿年的悠久历史与自然变迁的奇迹。

奇石缘起-树化玉觅真 ——从疑虑到确信的收藏之旅

深入探索后,我认识到“树化玉”的诞生实属自然界的奇迹,需依托异常严苛的地层环境条件。在古生物遗骸转变为化石的过程中,成功率已低至百万分之一,而能进一步演化为树化玉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鉴于其不可再生的特性,每发现并采掘出一根树化玉,就意味着地球上此类珍稀资源的永久减少。作为缅甸的国宝、树化玉不仅是该国的骄傲,也是大自然赋予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树化玉之所以备受追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独一无二的美学价值。它既保留了树木的形态特征,又融合了玉石的温婉光泽,色彩斑斓多变,质地细腻温润,展现出超凡脱俗的美感。它完美契合了珠宝界定的“天然、稀缺、坚硬、美观”四大标准,独特的生成背景、极度有限的存量以及不可再生的属性,共同奠定了树化玉极高的经济与收藏价值。据预测,未来十年内,树化玉的市场价值或将增长数十倍,进一步凸显了其作为投资收藏品的巨大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树化玉主要产自缅甸。中国虽有木化石的发现,但严格意义上的树化玉极为罕见,这无疑增加了其在中国市场上的稀有性和收藏热度。因此,树化玉不仅是一块石头那么简单,它是时间的见证者,是自然与历史的完美交融,对于收藏爱好者和研究者而言,无疑是梦寐以求的宝藏。

次日清晨,我重访奇石市场,再次踏进了那家销售木化玉的店铺。见我再度光临,老板娘热情地询问我是否有意购入,并细致地介绍道:“这块木化玉玉化程度极高,其上点缀的红色象征着鸿运当头,背面还保留着许多原始的虫孔,颇为独特。”她的话语激起了我的购买欲,但同时我也担忧会不慎购得赝品。于是,我提出了一个请求:“老板娘,您说这是正宗的缅甸木化玉,可我对辨别真伪不在行。您能否给我开具一份保真承诺书呢?”面对我的要求,老板娘略显意外,询问书写的具体内容。我随即口述:“兹承诺,王先生在我店铺所购木化玉确系缅甸正品,非石粉压制而成。若证实为伪,我方愿全额退款,并按购买金额十倍赔偿。”老板娘听罢,一丝不苟地将这段承诺书写下。连同她的身份证号码一并附于纸上交予我。我暗自思忖,若其所售非真,身处于法治社会之下,此举无异于自招诈骗之嫌,故此承诺书无疑是信心的体现。收好这份宝贵的承诺书后,我决定购下此木化玉,并委托老板娘安排直接运送至我的公司。

奇石缘起-树化玉觅真 ——从疑虑到确信的收藏之旅

待木化玉安然抵达,我迫不及待地邀请了几位业内行家进行鉴定。当他们一致确认此木化玉确为真品时,我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在这个充斥着仿冒品的收藏界,能够有幸获得一件货真价实的藏品,对我而言,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慰藉与成就。这次成功的交易,不仅丰富了我的藏品库,也增强了我在古玩市场上慧眼识珠的信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