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青花牧童吹笛纹盘赏析
金银艺术委员会顾永华

牧童吹笛纹青花盘
我国古代青花瓷器最早出现于唐代,成 熟于元代,由明至清,几经兴衰,到了清代 雍正、乾隆二朝,青花瓷器再度辉煌。
乾隆青花瓷器在纹饰风格上图案新颖多 姿,画风严谨细腻,有清晰的层次感。纹饰 图案除常见的动物、植物、人物、山水等题 材外,吉祥图案盛行,诸如榴开百子、五蝠 捧寿、五子登科、吉庆平安、安居乐业、瓜 联绵绵、渔樵耕读、天下太平等图案被大量 用于青花瓷的纹饰,反映了当时社会国泰民 安,百姓生活安宁的状态。绘画风格上受董 洁、张宗苍、金廷标、蒋廷锡、邹一挂等当 时著名画家画风影响较大。特别是乾隆朝青 花瓷器所绘山水、人物纹饰,因其多仿自元、 明历朝名画家的佳作,多年来一直深受藏家 的青睐。乾隆皇帝在位60年,绘制青花瓷器 纹饰所用颜料基本上是国产“浙料”,总体 色调风格与雍正朝非常接近,呈色稳定、浑 厚沉着。早期色有浓有淡,多有晕散。中期色调稳定纯正,鲜艳明快。后期蓝中泛黑。
清代乾隆青花牧童吹笛纹盘(如图), 盘高5厘米,口径26厘米,底足高1厘米,底 径15厘米。全器呈敞口,器足宽厚,足背滚 圆,足缘有淡火石红斑。器底无釉,砂底较 平滑,可见旋纹。胎质坚致,厚薄适度,釉 面呈淡青色调,光润匀净。盘内以蓝中闪紫 的青花色彩绘田园风光衬牧童吹笛主题纹 饰,盘外壁以青花色彩等距分别绘一束折枝 三叶纹饰。细观盘中主题纹饰,如同看见一 幅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夕阳西下,清风徐 徐,杨柳依依,乡间小道,随着“踏踏”的 牛蹄声和悠扬的牧笛声,缓缓走来低头踏足 的老牛,牛背上盘坐着一位鼓腮吹笛的牧童, 动听的笛音弥散在乡间田野。
乾隆青花牧童吹笛纹盘,瓷画者以平涂 渲染和人工点染相结合的艺术风格,粗犷中 带着细腻,使画面栩栩如生,充满生活情趣,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