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大师的珠联璧合——小说集《羊舍的夜晚》赏析
书 报 刊 委 员 会 金 飞 声
汪曾祺纪念馆馆名是黄永玉题写的,我想汪曾祺在天若有灵,是会感到欣慰的。这 两位大师自相识后,相互欣赏,关系从密切 到隔膜,最后释然。黄永玉曾说“我的画只 有他最懂。”汪曾祺逝后,黄永玉说:“他死了,这样的懂画的朋友也没有了。”
两位大师曾合作出过一本书,1963年1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汪曾祺的小说集 《羊舍的夜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汪曾祺出的第1本小说集,也是他的第2本小说集。首次印刷2万册,10月又第二次印刷,印量1万 6千册,总发行量3万6千册。从10个月后就加 印来看,这本小说集在当时很受欢迎,销售 是很好的。《羊舍的夜晚》封面上的书名是 汪曾祺的手迹,插图是汪曾祺邀请黄永玉创 作的木刻画,两位大师珠联璧合。

汪曾祺在解放后至文革前的17年只写了3 篇小说:《羊舍一夕》《王全》《看水》, 前两篇分别发表在《人民文学》1962年第6期 和第12期,最后一篇是应编辑要求为了凑成 集子加写的。
汪朗在《老头儿汪曾祺》 一书中透露, 《羊舍的夜晚》稿酬近800元,“一千字22元,最高标准。与郭沫若、老舍一样。怎么 会这样呢?”汪曾祺有些得意。
这三篇都是具有汪味的散文化的小说, 里面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冲突的情节,都 是些普普通通的事,但文字很美,《羊舍的夜晚》原名《羊舍一夕》,结集时为了儿童 好理解,改为现名。

右边是值班室,窗户透着黄色灯光,边上还 有个简易的接收天线,那是当时矿石(半导 体)收音机用的,上面的月亮,凸面较光滑, 而凹面弯弯曲曲,这正是月球上明暗交界线 附近由坑坑凹凹的环形山影子形成的,如此 逼真刻画细节,大师认真态度可见一斑。
《羊舍的夜晚》篇中小吕、老九等4个小孩同坐在地上,但姿势各不相同,形象粗 犷、棱角分明,表现了劳动者的气质,但也 看得出脸上的稚气,嘻嘻哈哈活泼的性格,稚气与粗犷集为一体,笔法了得。

《看水》插图中的狼很大,置在前面, 小吕倚着铁锹在后面,旁边一棵大树,树歪 斜着,大概是为了方便小吕“万一不行, 一 一上树!”诠释了汪曾祺所写的小吕又怕狼 又想打狼的心理,据陆建华《汪曾祺传》文 中小吕的原型就是汪曾祺自己。
《王全》有两幅插图,王全形象憨态可鞠、忠厚朴实、真诚厚道,细节上纤毫毕 现,棉帽上的毡绒、马的鬃毛一根根清晰可 数,线条流畅,而王全面部线条硬拙,从脸 上体现出劳动者历经风霜。这是黄永玉熟练 地在同一幅作品中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反映着 表现对象。

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精品书,此书原价2角8分,现在视品相情况,价格在400至800元 之间,虽增值幅度不如黄永玉画的《庚申年》邮票,但也增了近3千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