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平 钱
钱币委员会 王莹 焱彬
在我国浩瀚的古钱币文化中,太平钱是 有一席之地的。
《太平通宝》为宋太宗赵匡义(后因避 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灵)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3年)铸。钱文为赵匡义亲书,故又称之御书钱。有隶篆二书体,今多见隶书,篆书未见。钱文端 庄沉稳,太平通宝四字为上下直读,重3.5克左右。
赵匡义继位后,首先改年号为“太平兴 国”,意为要成就一番新的帝王伟业。“太平兴国”元年(976年),铸造货币“太平通 宝”,是为宋代的第一种年号钱。之后宋太宗又铸行了“淳化元宝”和“至道元宝”两 种三书体年号钱。此后,宋朝历代,每逢新帝登基或改元,几乎都铸年号钱,这也成为 了宋朝铸钱的基本制度和传统。
“太平通宝”不仅是当时的流通货币, 而且也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
“边疆无战天子笑,正是歌舞升平时”, 民间亦有“宁为太平犬,毋为乱世人”一 说。天子致力太平盛世,黎民祈盼岁月平安。于是,太平钱在民间也形成了一种特色文化。古代有将太平钱用作帽正,或为随身挂件,也有在女儿出嫁时,在陪嫁箱的四角 放四枚太平钱作压箱,至今民间建房时还有 用几枚太平钱置于房梁上,或埋于屋基下的 习俗。也有在安葬先人时放置几枚太平钱作陪葬品,与先人相伴。太平钱文化影响力很大。受中国太平钱文化的影响,日本,安南 (今越南),高丽(今朝鲜)等国,历史上都铸过太平钱。
太平钱文化历史悠久。三国时期就铸有 “太平百钱”、“定平一百”钱币,太平天国政权铸有“太平天国”钱币,清未,上海小刀会铸有“太平通宝”背日月(意为反清 复明)钱币。
除流通货币,民间还铸有太平吉语花 钱,极大地丰富了太平钱文化。如“天下太 平”、“平安无事”、“岁岁平安”、“风 水八卦”“十二生肖”等,都是祈祷平安, 避邪祝福,而非流通货币。

太平钱品种颇多,但以北宋赵匡义所铸太平通宝为佳。主要区别在铸造风格和钱文书法。宋太平制作工整,书法庄端,且“宋 太平”与“送太平”谐音,更富吉祥。太平通宝隶书传世颇丰,今不难求,但背星背月 者少见,颇受藏家青睐。其篆书只见史料记载,未见实物,弥足珍贵。
芸芸众生,兴趣各异,也许你对古钱币或御书体并无兴趣,但你一定希望自己和家 人一生平安。然太平钱文化正符合了人们这种愿望,这也使得太平钱文化能延续至今, 这在我国货币史上并不多见。
当现在人们说到健康重要,平安重要时,你是不是觉得这与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 太平钱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平安很重要,人们用各种方式祈祷平安,祝愿平安,然而我觉得平安更需要自己 的安全意识。置放太平钱,旨在警钟长鸣, 不断提醒自己:平安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