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钿筹码代用币
北 区 委 员 会 戴 成 清
笔者历经四十余年的钱币收集整理研究 金,银,铜,铁,铝,镁,锑,陶,瓷,竹木牙骨及各种材质的货币已过万枚,但对一种用夜光贝所雕刻成螺钿代用币情有独钟, 爱不释手。好东西不能孤芳自赏,现公布出 来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和研究。
螺钿又称钿螺,螺填,坎螺及罗钿等,螺 钿是中国特有传统工艺瑰宝,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螺钿是指用螺壳或海贝(主要指夜光贝也称夜光蝶螺)经过加工裁切打磨制成 所需要的图案。据《辞海》中注释螺钿的钿字是镶嵌装饰之意,因其色彩炫丽常用在漆器,家具,屏风,盒匣及木雕等工艺表面, 具有强烈的饰面效果。
在清朝中后期西方的列强用大炮轰开了清朝锁关闭国的经贸大门。据徐珂《清碑类钞》中记载:当时粤人好赌,尤其当时下层人士,赌博之风盛行名目繁多,层出不穷。当时在广州的外国的船员及商政客们在码头上停靠,不少人也参入当地人的赌风潮流中。见其赌博用的螺钿筹码,小而轻巧。有些人便装袋带出国门,这样久而久之在国外越传越广。
当螺钿代用币被船运的水手带到欧洲后,首先在英国盛行,伴随东印度公司频繁的海运,特别向广州十三行大量订购螺钿代用筹码,东印度公司也赚得盘满钵满。早期订制的筹码大多是家族纹章,大卫*霍华德先生的著作《中国纹章瓷》一书中记叙螺钿代 用筹码都绘有同一款家族纹章包括,瓷器, 漆器、餐具需要三年左右时间制作雕刻。一般比较出名制作此筹是广东十三行的,故业务较忙作坊便提前叫工匠制作雕刻留有空白方便以后订单按图样再雕刻增加效力。这样会留下一些线索为以后此类筹码,断代和辨伪留下方便之门。

在所有类型的筹码中鱼形筹码比较多见,因为在任何博彩业鱼同余意等为手中有 鱼(余)还有方正形,长方形,圆形异形等。图案有。建筑,人物,花鸟等。

1850年之后,欧美各国对筹码的需求逐 渐锐减而停止,因为当时的教皇琼纸牌戏和夸得海里尔牌戏被不再流行并在维多利亚时代而终止。所遗留下来的螺钿筹码被小孩当作游戏玩具以后这些由中国外销的螺钿筹码代用币被欧美收藏家们当作艺术品悉心寻找收购风盛一时,曾见一枚断了的螺钿代用币 被用金银丝铆固。这些小小的螺钿代用币承 载了几代人的美好回忆,也见证了数个世纪中外人民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盛况。在未来日子里,仍不断向世人展示她们悠悠岁月沉淀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