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杂志

说真话

陶瓷杂件委员会高宝军

说真话

近日有位抖音“粉丝”给我发来一组图 片,电话接通,这位“粉丝”说得很客气也 很直接。首先是狠狠地恭维了我一番。说他 的亲戚朋友都关注了我的抖音“高邮谈谈 玩玩”,昨天的段子谈的不错。话锋一转, 切入正题,请我帮忙看一看这些东西,真的 还是假的,最主要的是值多少钱?
姑且抛开这些东西的真假不论。因为不 同的人有不一样的眼力,自然对物件产生不 一样的价值观念。再之这些器物没有一个明 确的界定标准。一句老话:龙眼识珠,凤眼 识宝,牛眼识青草。古玩圈比的是眼力,玩 的是开心。圈里面大家交流的时候说的最多 的是东西老的,还是新的。老的,老到什么 时候?是先秦两汉南北朝的,还是唐宋元明 清的……对于器物的年代特征、工艺特点, 流行纹饰以及器物所用的材料,总要说出个 子丑寅卯来。新的,新到什么程度?是昨天 刚出窑冒着热气的那种,还是5 6 7的?(指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其实帮人家看看东西,说是掌眼也好, 说是鉴赏也罢,如果东西够老到代,确实是 圈里所说的“一眼货’,那么说出年代价格, 大家皆大欢喜,拥有者也觉得倍有面子。反 之东西是新的,更糟的还不是一件、两件 (也曾经碰到过一整一屋子的那种)。再加 上对方是个对自己鉴赏水平自信满满的主, 那就更麻烦了!原因是你没法说,不好意思 说,也不敢说,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灿灿地 笑着说?’冻西不错,玩玩挺好” 。有点违心,有时候甚至自己都觉得有点 假。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古玩行是有讲究 的。过去张三买了东西拿给李四去过目。哪 怕东西再不堪,李四也往往会高兴地道贺: “好东西!恭喜您老得宝了!”因为对方已 经买下来,没有必要再给对方心里添堵。真话应该义正词严地讲,但古玩圈里的

说真话

真话有时候为什么不能说,也不敢说呢?首 先你不能保证你所讲的真话对方是否真的能 够听进去。也许你苦口婆心说的金玉良言, 换来的却是对方的充耳不闻。存在不是一个 层面上的认知,所以不说也罢。有句话说得 好: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尤其是 他高价买的新东西摆在台面上的时候。

曾经遇到过一件事儿,某君买了一件藏 品拿给一位眼力好的朋友过过眼,这原本是 一件极平常的事情。对于一个水平好的藏家 来说,鉴定一件藏品并不困难,难的是是否 应该把结果告诉藏品的所有者。真话能不能 说?也许两人的关系过铁,晚上朋友多喝了 两杯,泄了底,告诉某君这物件不老,某君 据此结论前去退货。话到激动处,说出了是 朋友给看的,这种不明智的举动容易得罪很 多人,也给朋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弄得真 话也不敢说。

另一位“粉丝”朋友发给我一段视频, 激动地告诉我,家里的“宝物“和视频里的 一样,价值六位数的那件。翻看视频,原来 是一段电视截屏,电视里正上演的一档鉴宝 类节目。五六名专家正襟危坐,面对着持宝 人上来第_句话就问:“你这东西从哪儿来

的”?我心里暗道一声“不对” 。这里不是 指这件东西的新老。而是这种操作方法,专 家所问的问题。细想之,原来专家是愿意听 故事的。家里祖上十八代传下来。自己去深宅大院一线地皮铲来的。朋友赠予的。古玩市场、马路边淘来的。自己拍卖行买回来……如果我是持宝人立马可以编出三五个 版本的出处,让专家去判断哪个版本更可 信。有些专家自己手里没藏品,到处拿别人 的“孩子”说事。后来想想,电视娱乐,娱 乐大众,对这位“粉丝“这个真话不讲也罢……

中国文化艺术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 凝聚着文艺收藏的风云沧桑。社会文明的整 体进步,在促进文艺创作繁荣的同时也推动 着文艺收藏的蓬勃发展。然而现实操作中低 调务实历来是古玩人的生存法则,想要玩好 收藏就是平时要会听真话,多听真话,不断 提升自己眼力,才能充分享受藏品所带来远 古文化的艺术魅力。

说真话

相关新闻